自由基理論

自由基理論

分子得到一電子,是為氧化,失去一電子,為還原。失去電子者,呈極度不穩定狀態,稱為自由基(Free Radical)。自由基會隨時攻擊其它組織細胞的結構,以搶奪電子,所以會破壞細胞膜、DNA等,而被自由基奪去電子的分子,則又會呈不穩定狀態,形成另一種自由基,持續循環,破壞正常細胞。所幸,人體能產生一些抗氧化劑(Antioxidants),以阻止這種惡性循環,但氧化作用無所不在,我們抗氧才能生存,也因此產生許多自由基,當此過程發生在金屬,稱為生銹,在人體則稱為老化。
研究發現,人體每一個細胞,每天有一兆個氧分子進入,使其產生十萬個自由基的負擔,其中99%被抗氧化劑修復,而遺留的一千個自由基,將傷害人體細胞,長久累積下來,至五十歲時,體內的30%細胞,其蛋白質將被破壞,尤其以心臟、血管,及腦部神經,受損最為嚴重。
根據研究,抗氧化劑的使用,可以減少自由基的傷害,研究發現,如此可以使小鼠的生命,延長30%。